在總決賽G2的比賽中,步行者的攻防策略繼續了我們在G1的分析。為了控制失誤,步行者不得不減少向籃下的傳球,不論是擋拆順下、底線空切還是籃下錯位,都顯得格外謹慎。特別是當西卡錯位面對華萊士時,即使面對空位也不輕易傳球給內線。這主要是因為雷霆的油漆區協防干擾力度極強,讓步行者難以輕易突破。
雷霆隊則明顯加大了哈滕和切特的出場時間,雙塔戰術大行其道,同時給肯威和杰林充足的時間,確保防守端籃下始終有人護筐。這樣的戰術布置使得步行者幾乎無法打進籃下。一旦無法打進籃下,外圍的出手機會也就難以創造。即使是以步行者的實力,也難以在總是勉強出手的情況下贏得比賽。
賽后,哈利直接承認了問題的嚴重性:“我們必須要把球打到籃下,盡管這非常困難。”這一承認,更加明確了雷霆必須加強護筐力度的事實。他們有足夠的實力和資本做到這一點。
對于步行者而言,這一場他們的外圍防守出現了明顯的漏洞。對于亞歷山大的防守尤為糟糕。亞歷山大在本場比賽中再次得到34分,兩場合計72分,創造了總決賽前兩戰得分的歷史紀錄。這雖然是在預期之內,但步行者讓亞歷山大的助攻數達到8次,這是他們無法接受的。
雷霆為亞歷山大設置了多種戰術接球和無球切出,大大降低了他的體力消耗,同時也為其他人創造了更多的機會。這也意味著,如果能夠限制亞歷山大為他人創造機會的能力,那么雷霆其他人的發揮就會受到相當程度的抑制。
在G2中,步行者不僅在防守端傾注了過多的資源在亞歷山大身上,而且在這些資源被輕易過掉后,整個防守體系顯得混亂無序。這導致亞歷山大一個人吸引了三個人的防守注意力,而步行者剩余的人手卻要防住四個人。即使亞歷山大的傳球能力一般,他的隊友們也能憑借機會投出超平均的三分表現。
特納等人在面對亞歷山大的突破時,往往被一步過掉。但我們必須明白,亞歷山大畢竟是MVP級別的球員,他在擋拆中打錯位自然是手到擒來。然而,特納他們或許不應該讓亞歷山大如此輕易地突破到如此高的位置。
值得注意的是,亞歷山大并非庫里或哈利伯頓那樣的球員,他的投射范圍有限,三分并非他的強項。因此,盡管他在季后賽的三分命中率有所下降,但這并不值得步行者過于恐慌。相較于讓他獨自帶動全隊而言,讓他在三分線外干拔投射稍顯冒險。
與此同時,步行者也在嘗試對雷霆的籃下嚴防做出調整。他們加強了內線球員的持球強沖,尤其是西亞卡姆和特納等人的個人進攻能力得到了更多的展現機會。然而這種策略并非長久之計。西卡和特納的持球能力雖能偶爾發揮作用但并不足以作為主武器對抗雷霆的嚴防。更重要的是當雷霆適應這種打法后他們將會用更加有力的手段進行反制以守住他們所占有的優勢陣地線也可能會出現新的突破機會這樣說來對步行者的壓力只增不減因此他們仍需回到更擅長的事情上來才是明智之舉他們需要用無球掩護和空切跑動來調動對手的中鋒靠多點持球來抓對手中鋒應對不及的時機以及通過突破分球來尋找小空位和半空位的機會投出更好的表現。
此外哈利伯頓的表現也至關重要他不僅是針對哈滕的最好武器同時也是破解雷霆防守的關鍵人物他的拋投能力是步行者繞過對方中鋒的最佳武器如果他能以拋投逼迫雷霆提高防守施壓的位置那么就能為步行者的籃下攻擊打開空間因此他的發揮至關重要然而此時步行者卻傳來了一個噩耗據多名記者報道在賽后發布會上哈利伯頓走路明顯一瘸一拐這無疑給本已嚴峻的形勢雪上加霜他們需要盡快調整狀態以應對接下來的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