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遼寧男籃在奪得CBA總冠軍后,順利獲得了直接進入亞冠聯賽的資格。然而,他們對于這個與亞洲頂尖球隊交手的機會并未給予足夠的重視。出戰的幾乎都是角色球員,而兩名外援萊斯和吉爾莫爾也只是以臨時工身份參與。同樣,今年的新科CBA總冠軍廣廈男籃,雖然再次獲得了參加亞冠的機會,但他們對此也并不看重。
廣廈隊的主力球員如孫銘徽、趙巖昊、胡金秋等紛紛選擇參加全運會以謀求更高的收入。盡管廣廈隊也帶來了納納利、布朗、奈特三名外援,但本土球員中僅有許鐘豪稍有名氣。在亞冠小組賽首戰面對蒙古聯賽冠軍烏蘭巴托野馬時,廣廈隊以67-84的分數慘敗。其中,FMVP布朗全場僅得4分,投籃12次僅命中1次,三分球更是9次出手無一命中。盡管這樣的表現顯然不是布朗的真實水平,但考慮到廣廈隊和俱樂部對比賽的輕視態度,這樣的表現也就不難理解了。
據媒體人付政浩報道,亞冠聯賽的總獎金雖然去年增加到了400萬美金,但冠軍獎金僅有50萬美金。即使加上晉級和贏球獎,冠軍隊伍最多也只能拿到58萬美金,折合人民幣大約400多萬。這樣的獎金數額對于CBA球隊來說顯然缺乏吸引力。考慮到CBA球隊出國比賽的差旅費用高昂,再加上今年又與全運會時間沖突,廣廈隊多名主力及主帥王博的缺席也就不足為奇了。
CBA聯賽近年來似乎有些自娛自樂的傾向,不僅外援質量大幅下滑,本土裁判的判罰也屢受詬病。季后賽甚至需要聘請外籍裁判來執吹。面對與亞洲其他職業聯賽頂級球隊交手的機會,廣廈隊卻選擇去打全運會這樣的“雞肋”比賽,無疑令人感到惋惜。不出所料,這次亞冠聯賽中,廣廈隊再度淪為陪跑隊伍。如果CBA繼續忽視這樣的機會,那么后面的亞冠聯賽或許可以考慮棄權,而不是白白浪費這樣一個參賽名額。
從另一方面來看,亞冠主辦方也應該對比賽的時間安排進行調調整。如果能夠將比賽安排在各國聯賽開始前,并進一步提高比賽獎金,相信會吸引更多球隊的重視。然而,亞冠聯賽的時間往往定在6月份左右,此時除了西亞的聯賽可能還在進行外,東亞的聯賽基本已經結束,主力球員的缺席自然會導致比賽觀賞性的降低。因此,對亞冠聯賽進行改革和調整勢在必行。